站点导航
淮安市辅仁职业技术学校报名官方网站
报名官方网站

学校教育教学年度总结

2024-03-09
1学生素质
我校认真贯彻 “以德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将“教书、育人、服务”作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校为家,全员参与”作为学校的管理理念,“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啤”作为学校办学质量风向标,校风正,学风浓,师生精神状态好,教学秩序井然。
学校秉承“学训并重,升学就业双路畅”的育人理念,创造一切条件,矢志为学生的发展拓展多元化选择平台,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20年毕业生共485人,升学率为60.6%,较2019年50.3%的升学率有大幅度提升。3名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本年度省中职学考文化课合格率92.76%、专业技能合格率94.66%。体测合格率99.5%。较去年增长0.2%。
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向上,讲文明,有纪律,每位学生入校制定三年的学习目标,以及短期奋斗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开展“手机入柜、垃圾袋装、见面问好,规划目标”的主题教育,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学生能自觉将手机放入手机柜(走读生不带手机进校园),校园处处干净整洁。要求学生用餐自带餐具,并自己负责清洗餐具,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
2在校体验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采取项目、情景、案例、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理论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课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均超过90%。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玩的开心,在玩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共11个,每个社团都安排专任教师进行指导,所有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社团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教育,各项特长获得长足发展,对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满意度高达90%。
附表2:
2019-2020学生获奖统计表
2019-2020年第一学期
项目名称 姓名 等地 指导老师 备注
市技能大赛 王志友 一等奖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徐志平 二等奖 王志友、钟娟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朱伟民 二等奖 王志友、钟娟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王杰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周闯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朱柏宇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杨苏成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刘佳文 三等奖 李庭庭 舞蹈表演
朱钱 三等奖   艺术设计
县最美职校生 嵇世豪      
市最美职校生 嵇世豪      
国家奖学金 嵇阳      
2019-2020年第二学期
三创 严雄 市优秀学干    
徐志平 省优秀学干    
朱伟民 市优秀学干    
县最美职校生 朱智强      
姜梦婷      
陈璐      
刘琳      
市最美职校生 朱智强      
姜梦婷      
陈璐      
刘琳      
县优秀团员 韩瑞      
市文明风采大赛 杨苏成 一等奖 朱明星 摄影类
 
 
淮安市辅仁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社团活动安排表
序号 社团名称 指导
教师
时间下午第7节(1小时) 地点 活动内容 参加人数
1 青春之歌合唱团 魏加恒 每周二、三 多媒体教室 合唱排练 84
2 琴类爱好者 邓丽芳 每周一、二 琴房 指法练习(断奏) 161
3 舞蹈社团 李庭庭 每周二、三、四 舞蹈房 1、舞蹈基本功2、舞蹈组合、编排训练 175
4 手工社团 刘慧 每周二、三、四 办公楼三楼 手工教室 手工制作、剪纸、折纸 134
5 美术社团 刘涛、朱钱 每周二、四 画  室 简笔画、素描、水彩画、卡通画 139
6 羽毛球
社团
赵俊 每周一、二、三、四 操  场 挥拍动作、正反手发球、分解练习、对打练习 156
7 篮球社团 戴伟 每周二、四 操  场 原地运球、全场运球、滑步练习 51
8 武术社团 朱俊 每周二、四 操  场 太极练习 75
9 休闲体育社团 刘婷 每周二、三、四 操  场 跳绳、踢毽子、呼啦圈 140
10 老年护理服务社 杨延 每周一、二、三、四 实训室 护理技能训练 390
11 汽车爱好者 黄正 每周一、二、三、四 实训室 汽车维修保养
 
180
12 形体礼仪社团 禹岚清 每周一、周四 形体室 形体礼仪训练 200
合计 1885

3资助情况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严格落实免学费和助学金工作,按要求做好学生资助工作。2020年度在校生为1885人,免学费受助比率为100%,助学金人数为332人(全日制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资助卡已经全部办好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资助比率为17.6%。学校设立校长奖学金,发放奖学金74200元,对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减免学杂费及生活费,帮助品学兼优和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4就业质量
学校2020年毕业生485人,直接就业人数186人,通过对口单招及普通高考升入高一级学校294人。毕业生专业涵盖计算机应用、美术绘画、汽车运用与维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数控技术应用等。
5职业发展
学校利用入学教育、德育课、专业课引导学生客观准确地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很快适应和发挥个人的潜力。引导学生对自身岗位进行合理定位,岗位选择更倾向实际操作方面,在就业前学校开展了各种岗前认知学习、岗位适应能力调查的工作。学校还重视就业后的再规划,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安排实习老师跟岗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岗位不适应心理。学生实习结束后学校召开实习总结工作会暨就业动员大会,学校领导做相关报告,实习指导老师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汇报,指出同学们的优缺点,及时总结经验。
质量保障措施
1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学校克服困难,负重前行,自筹资金,为全校所有教室、宿舍和办公室安装了空调,更新了线路,换上了能承受250台空调同时工作的大容量变压器。新购计算机65台,为护理和汽修实训室安装了一批实训设备,满足了各专业教学与考工的需要。淘汰了教学楼和宿舍楼原有的木门,全部新装了金属门,提高了空调使用的密封效果。各卫生间统一改小便池瓷砖水槽为不锈钢材质,大便池也一改曾经的水冲式为蹲坑式,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的异味问题。施工队还利用节假日,浇筑了2600平方米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新装了两组篮球架、4个羽毛球架和4座乒乓球台,对所有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楼的墙体进行了粉刷,楼顶全部覆盖上防漏的彩钢瓦。辅仁的整个校容校貌现已焕然一新,总投入近200万元。
为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学校2020年完成联通千兆主干网络建设。并将钉钉作为智慧校园APP,2020年学校完成钉钉智慧考勤系统、群直播以及行政办公,它在家校沟通、校园办公中,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情况。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我校依托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优势,积极申报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体系。
3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及就业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招生专业设置,对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动态调整。学校现开设汽修、美术绘画、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六个专业。学校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有些传统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逐渐减少,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度也在下降,如果不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加快专业创新,只会是井底之蛙,专业将无从发展。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定专业,使我校的办学与地方产业有机结合。如我校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是瞄准我国老年产业未来潜在的发展潜力而开设。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兴产业,目前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人才奇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的瓶颈之一,学校计划把该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学校积极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大力开设服务类和地方急需专业。我校在19年筹建了航空模拟仓以及形体训练室、化妆室、并在2020年申报了航空服务专业,并获得批准。专业设置原则,既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学方向。
4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从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认真研究省教育厅颁布的各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执行国家规定教学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学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设置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立足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通,教育考核标准与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相衔接,编制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积极开发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汽修等专业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学校还开设了《老年人常见病护理与防治》、《护理学基础》、《领导艺术》、《电子商务》、《产品营销》、《育婴师》、《绘画》、《舞蹈》等10门发展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的选修课程,以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目前,专业特色、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开设率占总学时10%,学生选课率达到90%,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
在专业设置上,按照做精、做强、做特色的专业建设要求,对专业结构进行规划。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科学设置、调整、更新专业。各专业遵循主管部门下发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协作委员会、行业协会等共同研讨,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制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我校主干专业初步形成了较好的专业链,电子商务、美术绘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已经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专业群,专业特色初步显现。
学校认真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针,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首先抓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制定相关制度,多渠道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技能及职称提升。坚持利用校企合作这一有效途径,一方面直接从企业引进了4位具有现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新聘请9位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新教师生产现场见习制、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服务等措施,提升实践技能。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以重点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构建以“项目教学”及“理实一体化”为主线的信息化教学。 在遵循国家教材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量,把国家、省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把教、学、做融为一体,使之形成工学结合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5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抓暑期集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8.10——8.15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教师集训班,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重点突出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积极推荐教师参加校外业务提升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本领。每周安排一次业务学习,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并邀请校外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为本校老师进行培训,2019-2020学年教师进行培训450人次。
学校制定有教师业务培训制度、教师进修及培训激励制度和教师培训登记制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业务培训档案,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适应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学校通过各种教改、校本培训、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等措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认真贯彻“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绩优酬、优胜劣汰”16字方针,修订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年终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发放年终综合奖,一等奖25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500元,四等奖1000元,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积极推荐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活动评比和能力评定。努力拓展学习内容,将教学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附表:2019-2020学年获奖统计表
项目名称 姓名 等地 指导老师 备注
市技能大赛 王志友 一等奖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徐志平 二等奖 王志友、钟娟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朱伟民 二等奖 王志友、钟娟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王杰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周闯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朱柏宇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杨苏成 三等奖 刘瀚隆、朱明星 电子商务运营技能
刘佳文 三等奖 李庭庭 舞蹈表演
朱钱 三等奖   艺术设计
市论文评比 刘瀚隆  王志友  朱明星 三等奖    
省论文评比 刘瀚隆  王志友  朱明星 二等奖    
论文发表 赵飞 一等奖   期刊发表
县教学大赛 陈玲丽   赵飞   杨延 一等奖    
赵飞  王哲   林金花 优秀奖    
市文明风采大赛 杨苏成 一等奖 朱明星 摄影类
市教学大赛 黄正、尹元 三等奖    
市探课堂 陈玲丽 优秀    
王哲 优秀    
 
6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则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
学校建立了包括专业技能教学标准在内的《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细则》,《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系列标准制度,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学校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等质量监控标准文件,学校设置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学校实施校、专业部、教研组三级监控体系。校长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学组织、指挥工作的具体领导;教学组织、指挥工作的具体事务主要由教务处、实训处负责,教务处、和各专业部按业务范围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并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
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学业水平考试专业教学标准》等制度,用人单位,毕业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质量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定期组织与学校合作的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有关专业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结果良好。
每年都对学生评教满意度、教师同行评教、毕业生对学校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满意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其中,本年度学生评教满意度为99.48%,教师同行评教参与率100%,毕业生对学校工作满意度达98.55%,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满意度达99.6%。同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收集各方意见,不断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诊断与改进,通过定期发布教学督导报告等措施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进行有效管控,有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每年都由招生就业办公室进行新生素质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调研调查报告,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指引学校办学方向。
7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实施学校、专业部二级管理。建立了清晰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修订和完善了与二级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督导、学生”三条线,“学生、教师、家长”三结合,“校值周组、教务处、专业部、班级信息员”四环节的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以课程运行管理质量监控为重点,抓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的执行情况检查;专业部以专业运行管理质量监控为重点,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选用、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的执行情况检查;学校以全面质量监控为重点,根据教学管理规范,配备了专兼职督导员,除校内常规督导外,还吸收学生、家长、企业参与评教,制定了《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制度》、《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常规教学中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管理,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处理和教育。形成开放性的三方督导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指导相关部门整改提高。在学生中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参与评教活动,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
教学管理上以课堂为中心,加强“教”的管理;通过重修、留级、结业等“三道关卡”强化“学”的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后勤管理上强调“全方位保障”。在安全管理上,实行24小时校园巡视制度,建立校园监控体系,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生管理上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实习单位)三位一体”以及校内“三线协同”的全员育人网络,将德育渗透并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认真制定每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办好德育宣传栏。制定每周“国旗下主题演讲”活动,精心设计每一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学校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和各行业优秀员工为学生宣讲成功之路。按月填写学生百分制考核表,并及时公布,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校表现。
学校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培训,明确后勤岗位职责,落实分层负责、分类包干、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坚持服务育人宗旨,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合理使用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校舍校产管理制度,统筹规划校园,搞好美化、绿化、净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学校勤工俭学项目建设和管理,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执行财务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学校财务收支公开制等;合理控制财务支出,促进资金的规范使用和有序流动;建立和完善校舍维修改造、公用经费保障、贫困生救助等管理办法。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成立学校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类人员管理职责,健全各种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签订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状;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抓好师生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自救技能的教育,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消除校内外的各种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师生矛盾排查调处和危险物品收缴;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增强防火、防盗、防电、防毒、防流行性传染病、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和无事故发生,争创“平安校园”。
5.校企合作

联系人:李老师

手机号:13337701223(微信同号)

首页 电话 添加微信 在线报名 录取查询